
紫丁香
紫丁香
形態(tài)特征
紫丁香屬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5米;樹皮灰褐色或灰色。小枝、花序軸、花梗、苞片、花萼、幼葉兩面以及葉柄均無毛而密被腺毛。小枝較粗,疏生皮孔。葉片革質或厚紙質,卵圓形至腎形,寬常大于長,長2-14厘米,寬2-15厘米,先端短凸尖至長漸尖或銳尖,基部心形、截形至近圓形,或寬楔形,上面深綠色。
分布范圍
分布于華北、東北、西北(除新疆)以及西南地區(qū)。
栽培技術
1.選擇合適的土壤:紫丁香喜歡在肥沃、疏松、透氣性好的土壤中生長,可以在土壤中加入腐葉土、沙子等改良土質。
2.定期澆水:紫丁香喜歡濕潤的環(huán)境,但也不能過于潮濕。一般情況下,每周澆水一次即可,夏季高溫時可適量增加澆水頻率。
3.修剪枝條:紫丁香是一種需要修剪的植物。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可以對紫丁香進行修剪,保持植株形態(tài)美觀,促進新枝條的生長。
4.施肥:在生長季節(jié)內,可以每月施一次肥,使用有機肥或復合肥均可。但注意不要過度施肥,以免對植物造成傷害。
5.繁殖:紫丁香可以采用扦插、分株等方法進行繁殖。扦插一般在夏季進行,選取健康的枝條進行處理后插入土壤中生根。分株則需要在春季或秋季進行,將整株植物拔出,分開根部進行移植。
主要價值
紫丁香的葉可以入藥,味苦、性寒、有清熱燥濕的作用,丁香鮮葉制成的溶液可用于菌痢和急性黃疸型肝炎。在園林價值方面,紫丁香作為觀賞花木,在我國自己歐美各國廣為栽植。
生長習性
丁香喜光,濕潤及陽光充足,生山坡叢林、山溝溪邊、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,海拔300-2400米。平時宜放于陽光充足、空氣流通之處,但在夏季要稍加庇蔭,高溫日灼對盆栽丁香生長不利,冬季埋盆于室外向陽處或移入室內窗臺前。適庭院栽培,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,芳香四溢,觀賞效果甚佳,是庭園栽種的著名花木。
功效作用
1.健胃養(yǎng)胃:胃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消化器官,如果胃出現(xiàn)疾病或者功能減退,就會影響人體消化功能,而紫丁香中含有豐富的膽堿,這種物質能調節(jié)胃酸分泌,可以修復受損的胃黏膜,經(jīng)常用它泡水喝,能起到健胃養(yǎng)胃的重要作用。
2.殺菌消炎:紫丁香含有的丁香酚和揮發(fā)油等成分,都是天然藥用成分,對人體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桿菌等細菌,都有抑制和消滅作用,另外紫丁香在中醫(yī)臨床上也能用于人類腸炎腹瀉以及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的治療,能夠有效緩解此癥狀。
3.抗衰老:服用紫丁香可以提高身體的抗衰老能力,因為紫丁香中還有一定數(shù)量的超氧化物啟發(fā)酶和豐富的維生素,這些物質在進入人體后,能減少過氧化脂質對人體細胞的傷害,以及能放慢人體衰老速度提高人體的抗衰老能力。
營養(yǎng)成分
紫丁香的葉可以入藥,味苦、性寒、有清熱燥濕的作用,民間多用于止瀉。
病蟲防治
丁香在過濕情況下,易產(chǎn)生根腐病,輕則停止生長,重則枯萎以死。丁香常見蟲害有家茸天牛,為害枝干;還有蓑蛾、刺蛾、蚜蟲等危害嫩枝及葉??捎?0%樂果1500倍液噴霧殺之。
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細菌或真菌性病害,如凋萎病、葉枯病、萎蔫病等,另外還有病毒引起的病害,一般病害多發(fā)生在夏季高溫高濕時期。害蟲有毛蟲、刺蛾、潛葉蛾及大胡蜂、介殼蟲等,應注意防治。